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机构编制工作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工作。省委编办事业机构编制处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四强”党支部建设目标要求,探索实施以“点”带“面”工作法,以“点”上开花促进“面”上出彩,全面释放“党建+业务”融合效能,持续推动事业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有力提升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质效,承担的事业单位改革和管理工作多次得到中央编办充分肯定,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状”。
一、以品牌创建为切入点,有效拓展凝心聚力铸魂的覆盖面
始终把加强政治建设作为创建“四强”党支部的根本,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中探索打造“三大品牌”,加强对党忠诚教育,把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一言一行中、体现到具体工作上。一是打造“日新悦读”理论学习品牌。紧扣职责定位,组织党员每日开展“日新”自学,每周五开展“悦读”分享,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近3年来,开展阅读分享活动150余期,支部党员政治能力、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有效提升。二是打造“1+N”联学共建品牌。探索“理论联学、组织联建、难题联解、成果联创”的“联学共建”工作机制,主动与相关省直单位、市县党委编办等16个单位党组织开展40余次“精品党课”轮流讲等共建活动,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动共赢的党建工作新模式。三是打造“同心互助”志愿服务品牌。坚持把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载体,连续10年到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育新中学开展“同心互助”志愿活动,定期选派党员为学员精心授课、交流互动,激发学员爱国热情和改造动力。
二、以清单管理为着力点,做优做强抓党建促业务的基本面
坚持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创建“四强”党支部的关键,着眼发挥组织功能,紧紧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建立健全清单化管理工作机制,推动“四强”党支部创建等工作责任层层传递、任务层层落实,助力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一是党建工作清单化。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与提质量、强功能并举,选优配强支部委员,制定党支部书记、委员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把“四强”党支部建设纳入党建工作重点,每年融合事业机构编制重点任务,统筹制定党建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要点,细化实施举措。每月发布组织生活清单,明确学习内容、会议活动,确定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党支部党建督查清单,真正做到有“尺”可量、有“据”可依,党支部各项建设质效持续优化。二是调研课题清单化。针对我省事业单位量多面广、情况复杂的特点,党支部聚焦制约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问题、改革深层次问题和编制管理重点难点问题,确定“挖潜创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等一批调研课题,建立台账清单逐项推进。近3年来,党支部班子坚持落实“四下基层”制度,组织党员深入走访100多家单位,访谈260余名干部群众,形成20余篇“小切口”高质量调研报告,转化出省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全省中小学机构编制标准实施办法等多项政策成果。三是业务事项清单化。党支部班子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严格执行省委编办机构编制事项15个工作日反馈初步办理意见机制,建立机构编制申请事项工作台账,定期更新业务清单、盘点进展情况,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自实施该机制以来,办理纳入清单的机构编制事项160余项,平均办理时限缩短30%以上,得到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
三、以工作大局为主攻点,精准延伸事业发展需要的服务面
坚持把强化作用发挥作为创建“四强”党支部的重点,把创建过程作为破解难题、推进改革、服务发展的过程,主动服务重大战略、重要领域、重点工作,始终做到事业发展需要到哪里,机构编制保障就跟进到哪里,有力推动各项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围绕服务省委“1310”具体部署,完善事业机构职能体系。紧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政事权责清单、机构职能编制规定和章程中,专章专款对事业单位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作出规定,完善普通高校、公立医院、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职数。紧扣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等重点任务,统筹优化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事业机构设置,调整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疾病预防控制、乡村振兴、公共文化等领域编制资源配置。二是围绕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发扬敢为人先精神,挺膺担当党中央赋予的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等重大任务,成立“改革攻坚冲在前”党员突击队集中破解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明晰事业单位功能定位、撤并“小散弱”机构、规范运行监督、健全新制度新机制等措施,省级事业单位大幅精简,顺利实现从机构布局“破局重塑”到公益事业发展“化茧成蝶”,为全面推开全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三是围绕服务破解群众急难愁盼,强化重点民生领域资源配置。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基层解难题”活动,聚焦教育、医疗等重点民生领域痛点难点问题,创新建立基础教育领域省级统筹周转空编制度,盘活全省空编资源,有力保障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达标;强化医疗领域资源县域统筹,加强大学生乡村医生编制保障;制定省属高校、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管理办法,满足教学、临床、科研等领域引进紧缺人才的编制急需。
四、以严管厚爱为支撑点,不断开创干部成长成才的新局面
坚持把打造过硬队伍作为创建“四强”党支部的基础,严管厚爱并重、激励约束并举,用好用活教育引领、帮扶培养、互促成长“三个抓手”,深入实施素质提能工程,更好促进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健康成长,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一是抓好“心贴心”教育引领。坚持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激励、生活上关心,及时了解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和现实困难,做细做实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家庭助廉”等活动,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温馨和谐的“家文化”。二是抓好“传帮带”帮扶培养。建立以“政策储备+台账维护+经验借鉴”为主要内容的业务数据库,帮助新进人员尽快掌握业务。健全导师帮带、精准培养、全面考评的“导培考”机制,将处室党员划分3个小组,分别明确1名处级干部担任组长,负责帮带1-2名科级干部,形成“以老带新”“以师带徒”的帮教模式。三是抓好“聚合力”互促成长。建立交流互鉴工作机制,每周组织业务专题研讨会,通过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工作方法和办文模板。健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加大对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日常表现优异党员的选优推先力度,每月评选学习、工作标兵,每季度展示标兵优秀成果,调动党员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推动队伍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党支部党员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个人、省党委系统优秀督查工作者、省直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等一系列荣誉称号。